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刺明(校对版) > 第0173章 《军功令》

第0173章 《军功令》(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或许,有些战士,并没有办法计算他到底杀了多少敌人,只要是在战场上表现突出,比其他人更加的勇敢,更加的优秀,就应该获得奖励。尤其是那些烈士,往往无法认定他们到底杀了多少敌人。但是,他们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战斗的胜利,他们理应获得更多的奖励。

对于军功奖励,没有必要一定要在战斗以后举行。战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战斗的奖励,依然是最丰厚的。从秦朝以来,凡是注重军功的朝代,军队的战斗力都很强。相反的,不注重军功,甚至是打压军队将领的,基本上都是处于亡国灭种的边沿。

《军功令》规定,对于立功者,由每个小队首先民主评议,推选出相应的人选,整理好他的战果或者事迹,一级一级的层层评选,然后由张准做最后的裁决。在此期间,张准可能会和大部分的候选人谈话,了解他们的战斗过程,从而做出最后的决定。

。要激发护卫队的战斗力,也不能仅仅依靠军田这种单调的手段了。

这次战斗,一次就消灭了两百多的鞑子。嗯,准确来说,是两百一十一个鞑子,按照每个鞑子十亩军田来计算,那就是两千一百一十亩。这么多的军田。刘航那里,要一下子腾出来,还是有点困难的。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就分配出去那么多的军田,以后要是大规模的战斗,一次消灭上千的鞑子,岂不是……

张准觉得,是有必要研究新的奖励方式了。

军田的魅力,固然很大,却不能无限制的使用。以前,张准本人。没有什么资产,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激励战士奋战的方式,只好慷他人之慨,将别人的田地拿过来,作为奖励,事实证明,在当时的条件下,奖励军田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但是,随着一切慢慢的走上正轨,军田的弊端开始逐渐的浮现。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军田都是特权的存在。

幸好之前已经将军田也纳入缴税的范围,军田也要承担和民田一样的税率。否则,数年或者是数十年以后,全国的田地,都属于军田了。大明朝的田地,属于士绅的,都是不用纳粮的。结果,九成以上的田地,都挂在了士绅的名下,国家一毛钱都收不到。张准当然不希望重蹈覆辙。

……

张准遇到的棘手的事情,是关于军功分配的。

按照护卫队一贯的做法,都是首先哀悼遇难的战士,然后才举行庆功会的,这次当然也不例外。烈士的葬礼举行了,俘虏也处理完毕,才召开庆功会。但是,评功的时候,遇到了比较麻烦的事情。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将战果公平的分配到每个战士的头上。

杨致远、郝林勇、杨子轩等人拿出了几个方案,自己都觉得不太令人满意。这次战斗,完全是虎贲铳的战斗,大家都是在远距离射杀敌人的。在混乱的战场上,根本无法确定,哪个敌人到底是谁打死的。打扫战场的时候,就更加无法分辨了。而且,这次战斗,还有水兵分队的参与。水兵缴获了鞑子的两艘猪肚船,这个功劳,又该怎么分配?

可以这么说,这一次的战斗,根本没有斩首的说法。既然无法确定是谁杀死的敌人,那么,这些功劳,如何分配到个人的头上?以前,因为杀死的敌人数量不多,大家的功劳相差不大,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一次。消灭了两百多的鞑子,功劳相当的大。要是分配出现不平衡,差距也比较大,有些战士肯定要有情绪。谁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

经过慎重的思考,张准决定,在护卫队中,推行后世的立功制度。

立功,并不仅仅是在战场上才获得。平时,只要有突出的贡献,也可以获得。立功的人员,也不仅仅是参战的前线部队。同样的,消灭敌人,也不是立功的唯一的条件。只要在战斗中,有突出的异于常人的表现,就应该立功。当然,还是最重要的条件。一切评功制度,最终的目的,依然是激励所有的战士,去消灭更多的敌人。

评功有些基本的原则,是不能抛弃的。例如先烈士,后伤员的原则,没有他们的付出,就不会有战斗的胜利。同时,规定了哪一级有权力做出评选。比如说,三等功必须是由小队推荐,本协商量研究,然后上报张准决定。至于一等功和二等功,条件就更加的苛刻了。除非是有非常杰出的表现,否则,想要评一等功,难度相当大。

和杨致远、郝林勇、杨子轩等人研究以后,张准决定,在护卫队里面,颁布《军功令》,推行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制度,奖励分别对应十亩、五亩、三亩、一亩军田。换言之,只有立功,才能获得军田奖励。这取代了以前的按照鞑子首级计算军功的方法,可以较大限度的减少军田的发放。

《军功令》明确规定,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军功,可以获得哪一等的军功。斩首,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的方面可以获得军功。比如说,在后勤、卫生、文化、技术等方面,同样可以获得军功。比如说,某个战士发明了更加快捷的装弹方法,又或者是发明了其他更加有利于射击的战斗模式,都可以获得军功奖励。

杨致远、郝林勇、杨子轩三个高级军官,商量来,商量去的,最终始终没有比较完善的方案,都深感压力巨大。最终,三人决定还是来找张准,请张准做最后的决定。

“都坐下来吧,说说你们的看法。”

张准沉吟着说道。

四人就此事进行了小规模的讨论。

大家在商讨中一致认为,随着热兵器的大量使用,大量普及,原来的斩首一说,显然是不太适用了。必须有更加先进,更加科学的评功方法,取代原来的斩首制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