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201章 担当(下)

第201章 担当(下)(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老年间皇帝要去承德避暑,京畿所在,延庆也是避暑的好地方,但路远。

当然,李胜利的大路,如今在夹道仓库里搁着,等他的中医内科真正入了门,才能在这条大路上高歌猛进。

柳爷给他介绍过柳家的传承,方子可不可用、病症如何,用药之后效果如何,如何加减改良,这些注释说的是什么?

千言万语就一句,无非中医之秘,剂量而已。

如果期间辅以御医王家的传承,在理论上,李胜利不敢跟前辈的名家相比,但治疗效果上,可能会远超。

因为他也不算是正经中医,骨科入内科还要杂着西医,治疗的广度是有了,深度肯定也有,只是他将来中医大家这名声,就值得考究了。

想要真正的看懂,十年二十年怕是也不够。”

中医的剂量,就是庸医跟医家之间的分水岭,掌握了剂量的变化,也就是药方的增减加味,才能算是医家。

玩不转这个,只拿着书上的经方讲道理,即便能治病,也不在医家之列,因为他延误的病患,会比治好的更多。

有些药剂,一克药的差别,可能就是两个方子,两种结果。

御医王家为什么难学,难就难在锱铢必较上,一钱跟约一钱,对病患而言,就是康复与迁延这种天差地别的结果。

为了自己中医大家的名头,李胜利也得誓死保护好柳家的传承。

就在李胜利骑在官帽椅上,畅想未来的时候,医务室的门被刚刚驾车的男人给推开了。

“李医生,我是山上村的支书杨文山,两个孩子好多了,您看这诊费……”

看了一眼有些畏畏缩缩的山上支书杨文山,山上村李胜利知道,离着虎峪很近的一个村子。

据说是古村落,村里不少地主大户、文人墨客留在山里的避暑别院。

大概给了妹妹路子,李胜利就看着她不说话了,见妹妹虽说不懂,还在努力记着温病条例上的内容,李胜利满意的笑了。

医家就是这么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比起编纂温病条例的吴鞠通前辈,李胜利的起点更高。

这位也是坎坷之人,十九岁父亲病死,立志学医,学医过程之中,侄儿又被庸医治死。

医术有成,进京检核四库全书,见了吴门前辈吴有性的瘟疫论,又参照叶天士的温病理论,才成书温病条例。

一代大家,生生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而李胜利现在就站在吴有性、叶天士、吴鞠通这些前辈名家铺就得大路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