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回1980年去享福 > 第245章 这媒要是做成了,我分你半只猪臀

第245章 这媒要是做成了,我分你半只猪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博白县的芒竹编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了1987年至1989年,每年仅芒竹编产品的出口总额就在3000万元以上,跃入全国芒竹编出口收入最高县的行列。

甚至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还给博白的芒编、竹编制品分别颁发了“品质优良”的《荣誉证书》,香港长江实业有限公司也赠给刻有“品质超群”字样的金杯一樽。

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还派录像队拍摄《博白芒编》的专题录像,在国际博览会、广州交易会等国际贸易场所放映,让博白的芒竹编织品在全世界大放异彩。

邓世荣根据大妈指的路,骑着单车来到了一座老旧的泥砖屋前。

泥砖屋的左前方堆着满满的一堆劈开了的柴,在柴堆旁边还放着数量很多的编织品,这些用芒竹编织出来的飞禽、走兽可谓是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既能用来盛装物品,又有助于装饰美化居室。

看到这些芒竹编织品,邓世荣心中就了然,这应该是屋主一家利用闲暇时间,编织这些东西来卖,为家里增添一份收入。

这芒竹编织品在博白拥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解放前,芒竹编织品产量少、质量差,基本没什么存在感。

不过,在解放后,博白的芒竹编织就大有发展,特别是70年代以来,工艺进步,制品精美,农民编织能手创新样品,每年送往广州交易会展出,都让外商赞美不已,要求大量订货,可谓是供不应求。

大妈拿过烟筒,实话实说道:“她家的条件在村里算是比较困难的,她大哥和二哥娶媳妇的时候,就已经把家里给掏得一干二净了,甚至还欠了不少债呢!虽然她家的劳力足,但家里的房子已经不够住,必须要起新房子了,再加上她三哥也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这些开支加起来,她们家没个几年是缓不过来的。”

邓世荣把烟丝跟火柴递给大妈,点头说道:“这年头,大家过得都不容易,儿子多确实好,在村里没人敢欺负,但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大部分家庭都是元气大伤,没个几年是缓不过来的。”

大妈接过烟丝跟火柴,叹道:“谁说不是呢,我当年为了给我那三个儿子娶媳妇,也难了好多年,那时真的几个月都不舍得吃一次肉,直到这两年才算是缓了过来。”

邓世荣笑道:“缓过来就好,以后就等着享福了。”

大妈一边往烟筒嘴里塞烟丝,一边摇头叹道:“唉,像我们这样的人哪有什么福享啊,我这辈子注定就是劳碌命,估计要一直干到躺进棺材那一天才能停下。”

这编织手工艺制品投资少,见效快,可手工操作,博白县的农民又善于编织,所以发展得非常迅速。

到了1979年全县13个公社办起了芒竹编厂90个,从业人员5000多人。

1980年芒竹编厂177个,收购总值498.6万元。

1983年收购总值1065万元,占当年供销社农副产品收购总值的43.9%。

1986年供销社收购芒竹编总值1444万元,占当年农副产品收购总值的67.17%,全县专业和兼职的编织人员更是高达13万人,发展速度真的非常惊人。

两人闲扯了一会,邓世荣才问道:“阿表,刚刚你说的这个刘老三,他家在哪里?”

大妈给指了路,然后才开玩笑的说道:“阿表,这媒要是做成了,你可得给我带包糖果饼。”

邓世荣起身笑道:“这媒要是做成了,别说是糖果饼了,就是猪臀我都分你一半。”

大妈没把这话当真,笑哈哈道:“好,那我等着你这半只猪臀。”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