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范进的平凡生活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头(下)

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头(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居正把自己安排在这,肯定也是考虑了这些方面。一方面江宁这里确实难管,如果在这做出成绩来,提拔自己就没人能说闲话。另一方面,自己在江宁又确实有人脉,如果在这干不出成绩,那在哪也干不出成绩来。

当然,有之前的努力积淀,就算自己真干不出什么成绩,张舜卿也可能依旧是自己老婆,但是那样总归是腰板不硬气,难免落个靠岳父提携的名号。即使为了舜卿,自己这回也得做出个样子。

县令号称百里侯,论清贵不及京官,论体面威风则有过之。一般而言,新官到任会充分显示出自己的威风,也是向一县百姓宣布,他们来了新的主宰。驿站外的胥吏迎接,是对自己直属下属的示威,在县城正门口,应该有本地名流组成第二批迎接队伍,看作士绅对地方官的支持,到了县衙门口则是百姓代表加衙门留守人员以及地方其他官员组成的迎接队伍,以示各衙门间精诚合作。

可是留都的直属县令,这个排场是讲不起的。关键就是职权有限,江宁城里六部衙门部堂大员出来迎接一个县令……这个排场基本就讲不起。范进自己也没想过会有人在城门接自己,只盘算着等进了城,衙门里会有谁来负责接待。

哪知轿子不等到城门,范志高就小跑着来到轿子旁边道:“九叔……快看看,城门那里好多人啊。”

这三个人随着范进读书,都认识字,于官衔牌上的字是认得的。只见一对对官衔牌上除了常见的肃静回避之歪,另外几面上写着“赐进士出身”、“丁丑科传胪”、“奉直大夫”、“协正庶尹”、“上元县正堂”、“钦赐斗牛服”乃至“乡试亚魁”、“会元”一个不落都写在上面。

这种官衔牌,其实就可以看做是官员的履历表,官衔牌越多,上面的文字含金量越高,在未来的工作中,受到的阻力就会越小。上元既是留都附郭,又是上县,东南文教又兴盛,县城辖下不知有多少致仕大臣,饱学宿儒。如果是一个三甲,在这里根本压不住场子,没人买他的帐。

这一连串官衔牌上的文字,就是范进在东南施政的最大本钱,有了这些身份,才能让他在江南大展拳脚,为所欲为。

迎接人群里,带头的是上元县主薄陈有方,其是个五十里许的干瘦老人,个子不高,人透着很是精明。一见张铁臂等人出来,先过来见过了礼。虽然其是县里的佐二官,但是在这几个下人面前没有丝毫架子,尤其是得知范志高居然是范进的本家侄子后,就更加客气了,拉手称呼着范志高为老弟,显得很是亲厚。

等到范进出来,陈有方抢步上前,带着一众衙役们磕头见礼,之后又凑到范进面前道:“卑职久仰老爷大名,上次老爷路过江宁时,卑职便想去拜见,只可惜没有机缘。这次总算老天有眼,把老爷派到上元,卑职自幼便喜好丹青之道,只可惜未遇名师,未得大成。今后每天向老爷请教,还望老爷能指点一二。”

“江宁是通都大邑,每天进出城人无数,当然好多人。你又不是没来过,不要搞得像没见过世面一样。”

“陈主薄客气了。我这个人很好相处,只要你用心办事,想学什么,我都会教你。咱们上元的县丞呢?”

“回老爷的话,县丞刘鹏在衙门中护印,到了衙门自能见到。”

仪仗队伍开始了演奏,这支规模不大但是气派十足的队伍,开始了自己的行动。范进上次到江宁时,只不过是过客,这次便算是小半个主人。回想着去年到江宁时,与张舜卿的关系跨过最关键一步,不管随后引发了多少严重后果,范进都认为那是值得的。

至少对他和张舜卿而言,那段经历都会令两人感到自己的结合是一种缘分,而不是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日后两人的关系大有好处。在范进心中,也将江宁看做自己的福地。如今到福地来做县令,他相信,这是个好兆头。

自从决定不入内阁,而为张居正新政充当先锋开始,范进就已经有了做地方官的心理准备。相对而言,江宁其实是最好的选择。比起两眼一抹黑,开局一颗印,其他全靠拼的地方,江宁算是他半个主场。在这里自己有人脉有关系,有名声加成,比起其他地方优势大的多。至于劣势当然也有,但是比起优势来,总归还是办法多于困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