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四十五章 喜庆春节(下)(VIP)

第四十五章 喜庆春节(下)(VIP)(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伯颜想都不用想都知道李隽的意思,是说在他的治理下,南宋这头病得快死的骆驼焕发了青春,华夏又生起了新的希望。后面的威胁之意不说,谁都明白了。

伯颜心想也不能示弱,稍一凝思,立时有了主意,饱醮浓墨,在描金红纸上写道:“长城一万里壮哉更新。”写完,对杨思威道:“这句如何?”

“好好好,很好。”杨思威表面上在赞叹,心里把伯颜的老祖宗都问候了一遍。

长城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在当时却给蒙古人占据着。伯颜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也不过了,就是说我们占据了你们的长城,在我们的治理下气象一新。这确实是不错的针锋相对之词,也亏得伯颜才思敏,瞬间就想到了。

杨思威别有用意地看了一眼伯颜道:“丞相此句意境宏大,气势不凡,皇上会送你一份大礼。丞相,告辞。”也不等伯颜问是什么大礼,大步出门而去。

伯颜的意思非常明白,他的意思是说,既然你喜欢吃我们的肉干,喝我们的马奶酒,我就送给你们,等我大军踏平江南,让所有南朝人都吃我们蒙古的肉干,喝我们的马奶酒。

“你真是做梦。只要皇上在,你的阴谋就不会得逞。”杨思威心里明白伯颜的用意,也不叫破,道:“皇上说了,当此佳节之期,不想看到刀兵再起,有意和丞相订一个君子协定,不知丞相是否允许?”

禁止屠杀,收买江南民心,这是忽必烈给伯颜的旨意,让江南老百姓过上一个平安的春节,也是一个不错的收卖行动,伯颜欣然应允,道:“既然安答有这份心,我怎会没有成人之美之心。”

“谢丞相。”杨思威接着道:“皇上的意思是在春节到来之后,双方休战三日,不得杀伤对方人员。若有人想趁机滋事,可以暂拿,三日之期一过,再交换回来。”

最后一句是在告诉伯颜,你别想趁这三天时间做手脚,我是严阵以待的,你若违返了规定,我也不客气。伯颜不会不懂,笑道:“就照安答说的办。”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伯颜双手背在背后,不住地踱来踱去,一脸的焦虑,好象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似的。

阿剌罕不满地道:“丞相,你这是怎么了?我就没见过你这么焦躁不安过。”伯颜一向镇定自若,如此不安还是破天荒第一遭,由不得阿剌罕不惊奇。

“不对,不对,肯定不对,他不会无缘无故地来给我送礼,肯定还有阴谋。”伯颜拍着脑门,沉思着说:“杨思威临走时说要送我一份大礼,却没送就走了。这大礼是什么?”

“素闻丞相向慕汉文化,多读我朝诗书,犹工春联。皇上近日看中了一个地方,打算建一座行营,想贴上一副春联,却只有上联,没有下联。皇上的意思是想请丞相念在安答情份上对出下联,了却皇上这一心愿。”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为不少学者惊叹的:中国人一向有同化征服者的本领。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少数民族向往。后赵皇帝石勒残暴嗜杀,比起蒙古人来丝毫不逊色,但是他有一桩好处,就是喜欢汉文化,曾经秉烛夜读,这就是传为佳话的“石勒读汉书”典故。

蒙古人也向往汉文化,忽必烈就是其中的急先锋,伯颜也没有少读汉书,对文汉化的了解也是不凡。伯颜明白,宋朝不缺文人,文天祥就是一个才思极其敏捷的文坛圣手,即便李隽有对不上的对子也可以找他,他这样做是在刁难他,断不可示弱,道:“不知道安答的上联是什么?”

杨思威取出一张描金红纸,铺在桌子上,两个太监忙把笔墨侍候着,明显李隽早就算准他不会推迟,准备工作早就做好了。

“皇上的上联是:古国数千年伟乎鼎盛。”杨思威念道:“请丞相和下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