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刀笔吏 > 转帖 唐朝穿越指南 (三)

转帖 唐朝穿越指南 (三)(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这种到处都是镇邪禳物的环境下,那些妖魔鬼怪似乎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施展法力大概比平时更困难,于是正气凛然的捉妖使者纷纷出马——比如您一行这四五个青年郎君。╮( ̄▽ ̄)╭

您几位呢,说好听点,都是体格健壮胆大艺高的贵人,说难听点,就是没事找事闲得蛋疼的京城恶少。相约打马到了王九家门口,门阍通报进去,等候主人的时间里,您仔细地侦查了一番周围环境,不由得胸口一窒菊花一紧。

菖蒲、艾叶、雄黄、钟乳等药材各一小盒;

五彩丝缕一束。

总的来说,跟进贡的东西相比,亏大了……更让您郁闷的是,这些全是给您上司刺史老大的节赐,没您的份儿,您就是个快递员……

耗到赐宴结束,殿上官员们谢恩散出,一个个都面有喜色仿佛飞鸟出笼,呼朋唤友追欢逐乐去,这才真正有了点过节气氛。您在长安人缘还不错,就有亲朋故旧也来相邀。

您刚过了龙舟回奏那一关,感觉有点累,刚想谢绝,这旧友神秘兮兮地搂着您的肩膀问:

端午前后数日,江中总有龙舟两两竞速,优胜者官府赏给彩缎,端午正日“打标”者加赏银碗一双。自屈大夫投江后,年年如此,江南百姓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又有什么好弹劾的?

虽然这么说……到底几个同僚凑一起商量半天,帮您拟好了回奏天子的言语,您这才稍稍放心下来。

随后几天,据说您这个长安人氏出京做外官,已经有很多年啦,好不容易回一趟家,亲族旧友少不得也都来登门探视,彼此酬酢往还,上上下下忙得不可开交,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端午节正日,宫中开宴,又向三品以上重臣和封疆大吏们颁赏节赐,您的上司扬州刺史也在受赐名单中。少不得您又得代表他去进宫参宴、受赏、谢恩,天子见有扬州来使,果然随口问了一句:听闻江南端午竞渡糜费过甚,危害农事?

您赶紧拿出准备好的一套说辞,什么乡人竞渡乃是为了共祝太平盛世祈愿天子万年啦,什么南人千年积习如此万一禁断恐惹是非啦,什么扬州百姓深信端午蛟龙出水危害人间须得以舟竞压祟否则六畜不宁啦……死说活说,总算哄得皇帝龙颜大悦,不再理会此事,还顺手提起笔来,在一柄白团扇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龙”字,命您把团扇带回去赐给江南刺史。

“想去看狐仙不?”

“狐仙?”您顿时来了兴致,“哪里有狐仙现世?”

“还记得王九那小子不?”旧友笑问,“他在宋州刺史任上得了上考,进京待迁转,倒不算什么。可人都说他带来长安的一位新妇,是半路遇到的狐仙,今日正好端午,何妨同去一探究竟?”

这么好玩的事,您当然要掺一脚!当下满口应诺,吩咐下人把赐物好生送回家中,妥善收藏,自己上了马跟着旧友往王某家里去——不过您想过没有,大家为啥要在“正好端午”的时候去打探什么狐仙蛇妖之类的东西?

端午节之后就是正经的夏天了,气温升高,蚊虫滋孽,容易流行瘟疫。古人把五月五日叫“恶日”,认为这一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于是家家户户梁悬艾草、门插蒲剑、佩石榴花、饮雄黄酒,就是您从扬州护送进京的那一批“江心镜”,也是因为宝镜本来有照邪辟恶的意味,特选五月五日铸成又附会了点神话,更成了贵重的皇室贡品。

这算是殊恩异赏了,顿时惹得殿上各与宴臣子啧啧称赞大为羡慕。就有那饱读诗书的宿儒出班奏颂,说是贞观年间太宗文皇帝曾在端午节以飞白书亲笔御题“鸾”“凤”“蝶”“龙”等字样于素扇上,颁赐长孙无忌、杨师道等亲旧大臣,清俭儒雅传诵至今,不意今日又见盛世佳话,我圣上机钤盈握,日月在躬……

下面的一堆文言掉书袋您就懒得听了(听也听不懂),叩头谢恩从宦官手上双手接过团扇,心里想着怎么才能把这薄薄的玩意完好无损带回扬州……包装也是一门技术啊。

除了这把破扇子以外,皇帝回赐扬州刺史的还有:

黑玳瑁腰带一条(这是给文官的,武官赐黑银腰带);

百索九子粽一匣,九个小粽子串在一起,样子倒蛮好看,您默默内牛:尼玛这么热的天气叫我带着吃食走几千里去送人,半路不馊不坏才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