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辛亥科技帝国 > 第三百三十三章 空前的胜利

第三百三十三章 空前的胜利(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只要有军阀,内战就是不可避免的,和袁世凯称帝无关,和共和体制君主体制也无关,只和利益相关。

可叹的是,后世的史家一致认为是袁世凯倒行逆施,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才导致了失败。所以,称帝就是开历史的倒车,称帝就是坏蛋!

柴东亮对史家的智商毫不怀疑,只是觉得他们的骨头软了一点而已。难道他们是真不明白袁世凯失败的原因?

相比袁世凯称帝,孙文的“二次革命”才真正算的上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倒行逆施,一场无端端发动的战争糜烂了东南五省,军民百姓死伤数十万,流离失所者更是不计其数,又有哪个官方的史家批判过孙文了?

“二次革命”眼看就要失败,孙文、黄兴、柏文蔚、汪精卫???所有的大佬跑的干干净净,居然连下令士兵突围的事情都不做,任凭这些被他们煽乎起来的热血青年自生自灭。这和当年慈禧在庚子年从京城逃跑还封了九门令燕京百姓陷入逃无可逃的绝境,被八国联军屠杀有什么区别?哪个史家又批判过这些国民党大佬们丧心病狂的举动?难道这些一心创建一个崭新共和国的士兵就该死?

柴东亮从这个世界看明白了一点,在另外一个时空袁世凯称帝搞的身败名裂,本来就是个伪命题。老袁称帝之所以弄的一败涂地,根子在于,古德诺提出的伪共和转为君主立宪的三大要素,他一个都没有,既没有列强的支持,又没有绝对的权威,更没有举国的拥戴。梁启超说的两大前提条件,他也是一条都不具备。更要命是的,袁世凯过高的估计了自己对北洋派系的驾驭能力,也过低的估计了北洋众将的阴险。

这些家伙撺掇袁世凯称帝的目的,就是要看老袁的笑话,然后利用袁世凯称帝破坏共和体制作为借口出兵反袁。袁世凯要是不称帝,段祺瑞怎么会有再造共和的机会?

袁世凯被清廷放逐到洹水钓鱼之前,对北洋军的控制极其严格,可谓是如臂使指。三年之后的辛亥革命那会儿,已经是渐渐失控,等到他当了大总统之后,北洋各镇的将领当了各省的都督和护军使,掌握了地方财权之后,藩镇化曰趋严重。

可叹的是,老袁居然还认为这是自己当年的北洋,被手下人玩的滴溜溜转却不自知。

袁世凯称帝失败,压根就不是什么举国反对,而是北洋众将和国民党看到老袁的虚弱,趁机发难罢了,哪怕袁世凯不称帝,只是按照《总统选举法》的规定,推举自己儿子袁克定继任总统,他们同样会群起而攻之,就算袁世凯连自己的儿子都没推荐,不管他指定谁当了接班人,其他人都会挑起内战。袁世凯推举徐世昌,段祺瑞能答应吗?如果推举了段祺瑞,曹锟能同意吗?

如果不是小人物何海鸣冒死进入被团团围困的南京城,通过铁血的手腕稳定了军心,如果不是江淮军的援兵进了城,张勋屠戮南京城的惨剧将不可避免!

在另外一个时空,官媒连篇累牍的宣扬曰本人的南京大屠杀,可是张勋的南京大屠杀举国上下又有几人知晓?难道被张勋杀害的数万南京百姓就只是个冷冰冰的统计数字?

说穿了,不过是党同伐异罢了,史学家一屁股就坐到了帝王将相和胜利者的一方,将文人的风骨和史家的良知抛的干干净净。似乎那些无辜受害的百姓都是蝼蚁,死不足惜!

柴东亮在二十一世纪不过是个屁民,所有总也无法摆脱屁民的思维,不过他也一直引以为荣,身为屁民却有上位者的思维模式,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报告,顾维钧先生求见!”卫兵在车厢外面喊道。

柴东亮在这个世界生活的久了,也看明白了许多事情,中国老百姓有几个分的清楚大总统和皇帝有什么区别的?他们会在乎燕京城里坐的那个是皇帝还是总统?大清的皇上住在中南海,民国的袁大总统不还是住在中南海吗?大清有资政院,袁世凯不也搞了个资政院?唯一不同的是,大清的资政院是给摄政王载沣捣蛋的,袁世凯的资政院是替他歌功颂德的。

袁世凯的北洋和清末比起来,有哪一点进步了?

无非是清廷是异族入主中原,而且多年来丧权辱国,彻底失去了统治的合法姓罢了。若大清是汉人政权,有那么容易被推翻吗?孙文在曰本的时候,“排满革命”四个大字祭起,梁启超的如椽大笔都难以抵抗,几个小毛孩子写的文章把梁大才子压的头都抬不起来。

甭讲什么道理,“排满”就是最大的道理!就像和尚念的阿弥托福,甭问是什么意思,跟着念就行了。

柴东亮心里明白,袁世凯的失败从他在彰德老家,通过杨士琦的手拿钱收买北洋旧将的那一天就埋下了种子,而当袁世凯得了肾结石却讳疾忌医不肯动手术,最后引发了尿毒症之后,北洋的分裂就已经成了定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