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毒清 > 第七百五十七章 宣战 上

第七百五十七章 宣战 上(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皇权、相权、地方行政权,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有些事儿,凭着皇帝的金口玉言是根本做不了的,皇帝的权力在四九城最大,出了四九城,能有多大的权力,谁知道呢?

行政的难度,彭蕴章最是清楚,杨老三的话过于想当然了!

“哼哼!就看河道工程的后续了!河道工程虽然依旧在继续,但今年两湖的粮食,必然要有一个反馈的,若是河道工程,促成了两湖丰产呢?

彭中堂,别忘了,吏部是在皇城的,大不了让吏部重新整合官场而已!”

保证粮食的产量,水,是杨猛唯一能利用的手段了,建灌渠保证土地不受旱灾,建排水渠保证土地不受涝灾,所谓的风调雨顺不过如此,有了这双渠,实际上就是在维持风调雨顺的持续时间。

但是烧了园子,咱们与英法洋夷就只能不死不休了,签约求和,大清的民心就要丢光了,于国祚不利!

与其无奈求和,伤损国祚,不若昭告天下,聚天下百姓之心,量举国之物力,与英法洋夷决死一战!

如今的大清朝政混乱,地方朽坏,正经八百的整理中央与地方,怕是阻力也大,咱们不若趁国战之机,举国之内行军法,荡涤一下朝政与地方。

打仗,依仗的无非是粮食与银子,朝廷虽说缺银子,但民间不缺呐!只要咱们归置好了土地,只要粮食产量够了,百姓们饿不死,这银子就能征得上来,有了粮食,有了银子,这仗就打得起,这仗就打得赢!”

大清的国策如今就掌握在三个人的手里,四色棍、彭蕴章与杨猛,有些事儿杨猛大可以撺掇四色棍去干,但没有彭蕴章擎头,就等于少了一个替罪羊。

霜冻,勉强也是能治理,至于蝗灾、持续的不良天气,就是杨猛无法改变的了,大清的土地拥有量,应该是可以保证粮食供应的,只要能保证粮食的产出,剩余的事儿就是粮食如何分配了,而杨猛所说的军法治国,就是要改变粮食的分配问题。

修筑灌溉渠与排水渠,在有些地方或许艰难,但这样的地方毕竟是少数,大清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可以找到水源的,水渠只是其中一条,蒸汽水泵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打井,可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活。

至于排水渠,就更简单了,找个低洼地,挖上几条沟,就是一个排水系统,这些事儿局限在一村一乡一镇,或许是天大的难事儿,但从中央俯瞰地方,由地方出手解决,这只是小事儿而已。

以州县为单位,建造临时的地面排水系统,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成事儿,应对一般的洪水,这样的排水系统就足够了,若是碰上几十年不遇或是百年不遇大洪水大干旱,这些灌溉、排水系统或许没用,但这样的大灾总不能年年来吧?(未完待续。。)

圣旨的执行力度取决与军机处,执行程度取决于各地的官署,每一道国策,有好处也有坏处,如今杨猛与四色棍是一个系统,彭蕴章的军机是一个系统,各地的官署又是一个系统,一旦国策出了问题,必须有人来承担责任。

联系皇帝与各地官署的军机处,无疑是最好的替罪羊,砍掉军机处对皇帝对地方官署都没有实际的影响,杨猛说这些目的就是要让彭蕴章主动的担起责任,有了军机这个替罪羊,这样不行可以换那样,无非军机处掌权的就是那四五个人,随便组织组织,京师有资格入军机的官员多得是,建起几十个军机处也是绰绰有余的。

而他杨猛,如果细说的话,只能算是游离于皇帝与军机之间的人,既不算军机也不算皇帝,这样的位置对杨猛来说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只要彭蕴章能担起这些责任,改革的法子,杨猛有的是!

“话是不错,但有些事儿谋划的好,未必施行的下去呐!

杨部堂,军机与地方、军机与皇城、地方与皇城,这里面的关系太过复杂,相互牵制不说,在有些事儿上,即使军机与皇城联手,地方的反抗也是相当有力的,国策能否执行的下去,地方的作用关键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