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毒清 > 第五百六十二章 理学社 下

第五百六十二章 理学社 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杨猛的这一论调,三人还是支持的,魏源所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片面局限,富国强民,才是正正经经的名正言顺,见三人频频的点头,杨猛也就有了继续说下去的由头。

“再说说前明吧!列强为何不敢犯前明?当时的大小弗朗机的战船数量,可不比英夷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明的火器犀利。

前明的火枪,那是套筒的,双层枪管,耗工费时费钱,但却极不易炸膛,现今不要说绿营和八旗的鸟枪抬枪,就是万斤的大将军炮,都不敢足量装药,差的是什么?

细致!办洋务,每出一件东西,都要精工细作,坚持下去就是传承,没有细致这两个字,洋务只是一时之功而已!

重人!这与朝廷的大政有些相冲,但我也得说一下,想学洋务,就得往西洋派人,咱们自己关起门来闭门造车是不成的,你们说是不是?”

重人,就是与朝廷的大政相冲,这事儿杨猛要看一下曾涤生的态度,若是他不想这么干的话,那此事就要重新计较了。

“杨军门说的不错,但世事糜乱,我辈读书人也该做些成就出来的,即使朝廷不允,咱们做出了成绩,还怕朝廷怪罪吗?最多功过相抵不予追究,现今这名声已经不重要了。保国护教才是关键!”

能让曾国藩说出这番话,很不容易了,看来洋务对他的冲击,真是不小。但更大的原因。恐怕就是虎视眈眈的英吉利了。

说这话,也就说明曾国藩没有理解。朝廷的本意,满清为何要力阻洋务呢?原因更简单,满汉相争而已!打压、遏制汉人,就是朝廷的大政。虽说一直没有明说,但从康熙开始,皇帝们就是这么做的,这也是满清必须要灭掉,要推翻的原因,因一己之私,遏制四万万人的前途。如有必要,杨猛也可以顺手抹去这个族群的。

三人齐声应了一句,倒是有些学生的模样,瞧三人急切的表情,杨猛也不打算卖关子了。

“这洋务的书籍你们也看了,我只问你们一条,这洋务是该重物呢?还是该重人?

若是重物,咱们花银子买就是了,英吉利不卖给咱们,还有米利坚、法兰西、德意志等国,若是这几国都不卖,那就有些麻烦了!

若是重人的话,这三五年、七八年也培养不出合用的人才,若想培养精熟洋务的人才,培养期也是以十年来计的,这话算我抛砖引玉了!”

谈洋务,这杨老三也是隔靴搔痒,不说具体的洋务事宜,反倒说起书籍来了。

为了区区几百万人的利益,让四万万人沉沦苦海,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取死之道。若以后的事情实在是难办,为了多数人抛弃少数人,也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现在的曾涤生,还是不太成熟,而对于杨猛来说,这种政治上的不成熟,却是最好的突破点,杨猛找到这个突破点的法子也简单,就是四色棍登基时,曾涤生差点引来杀身之祸的三条奏疏,若是没有这个,杨猛也不会轻易的撼动曾涤生的心防。

现在的曾涤生,还不是老于权术的政客,他只是心有一腔热血的官场新丁而已,虽说有个十年七迁的大好名头,但那也是托庇与穆彰阿的关系,单凭他的本事和能力,十年七迁,显然有些超擢了。

“嗯!说的算是不错!我来说说这人吧!本朝有个龚振麟,弄出了铁模铸炮法,使铸炮的速度大涨,这在庚子一役之中,是个功绩,这是什么,说的笼统一点,这就可以算是洋务!

洋务的目的是什么,富国强民而已!所以说,办洋务,目光不能短浅,凡是能够富国强民的,都可以划归到洋务的范畴,所以说这洋务,不单单是学西洋之法!”

“杨军门,我的意思是重人!这洋务的书籍,怕是不少,咱们发展一个学派如何?”

说话的依旧是左宗棠,而罗泽南也点头认同,只是这曾涤生却沉吟了起来。

“杨军门,重物如何?重人又如何?您刚刚只是说了些皮毛,能否再深入一些呢?”

还是这曾涤生的话,符合杨猛的意思,深深的看了一眼左宗棠,这骡子也是被洋务看花了眼,失了本心了。

“重物!简单,之前林公曾做过,怕是你们也想这么做,去商埠购置洋炮。但这么做的话,咱们就不能自制了,而且洋人卖给咱们的枪炮,怕也不是最好的玩意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