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毒清 > 第五十九章 明湖书院

第五十九章 明湖书院(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五万两,绝对是个大数目,数遍云南府的商家,也只有杨家有这样的豪气了,姜元吉也不吝言辞了,一顶高高的大帽子,就扣在了杨猛头上。

但银子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这么大的书院,建造起来只怕旷日持久,姜元吉可没心思在宜良多呆,自己费了心力,万一没赶上书院落成,不就鸡飞蛋打了?

“书院有什么讲究,杨三不清楚,姜大人说一说,咱们谋划谋划?”

钱都花了,杨猛也不介意姜元吉来指手画脚,只要煤山铁矿到手,其他的事情无非就是个过程,顺不顺利、耗时长短对他来说无关紧要。

“书院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必弄得太过奢华,青砖瓦房、小桥流水未尝不是风光,咱们就从简从速,莫让宜良的莘莘学子,望穿秋水般苦等了。”

煤窑、铁矿如果在一起的话,就更完美了,借着建造书院的机会,把山林据为己有,一来能搏一个好名声,二来由宜良县衙出面侵占这些山林,阻力也会小上不少。

如果真有那不开眼的玩意,为了这些东西,杨猛也不介意做些坏事。

“哦……明湖那里还有煤窑啊!不知那附近出不出铁?”

盐铁乃是官营的物件,云南这个地方与别的地方还有些不同,铜铁锡的作坊极多,有些马帮专门就做铁锅的生意,这铁矿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杨三郎提出了这个,姜元吉哪有不明白的道理,这是要借着建书院的由头开私窑。不过这个就与他没什么关系了,只要杨家把书院建的大气一些,这事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去了。

事情有了眉目,杨三郎不着急了,可他姜元吉着急啊!这书院有了眉目不成,只有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才算是他的政绩,不然还不知是哪个王八蛋,得了他的好处。后来的也不是他姜元吉的儿孙,荫庇就算了,好处还是揣自己怀里最好。

“这书院的名字,姜大人一并给题了吧!也好让那些得了好处的读书人饮水思源,不忘姜大人这个挖井人。”

姜元吉这么性急无非是为了政绩,杨猛索性就伸手拍了一记。

“饮水思源!好啊!三爷真是妙语连珠,但题字元吉就不敢了,过些时日咱们一并去总督府,让贺大人题写可好?贺老大人可是个鸿儒,嘉庆年间还做过岳麓书院的山长,这个字他来书写最合适不过了。”

“以前倒是有些,但这些年云南的铜课凋零,官府的铁窑,也跟着受了牵连,明湖附近的山里倒是有几个停工的铁窑。这么办吧!连着铁窑附近的山林,都划作书院的产业,以后的供养也好有个出处。”

商人无利不起早,杨家是做买卖的,想要杨家出血,自己也得拿点诚意出来。只要书院建成了,加上自己先前做的功课,挪位子是肯定的,宜良也不是他姜元吉家里的后院,杨家做什么以后他就管不着了。

“五万!”

姜元吉开出了筹码,杨猛也爽快,五万两银子,连工带料足够建个不错的书院了。再说了花五万,买下煤铁矿山,稳赚不赔的买卖。

“三爷大气,不愧是杨佛爷家里出来的,不知这书院何时开工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