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文魁 > 七百二十三章 疑云

七百二十三章 疑云(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嗣修哽咽道:“家父何尝是没有归隐田园之福,眼下连谥号也只得‘忠’二字,此实难褒家父之功绩。”

林延潮听了也是默然。

张四维提‘忠’二字,确实不厚道。但说来明朝首辅谥号,得忠二字也算很不错了,却没必要不知足。

林延潮道:“两位公子多心了,谥号乃朝廷庶几礼贤厚终之道。定谥并在功业,而在德行。谥云,危身奉曰忠;虑国忘家曰忠;让贤尽诚曰忠;危身利国曰忠;安居不念曰忠;临患不反曰忠。我也实想不出除了忠字以外,还有何字可赞相爷之德。”

林延潮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张嗣修,张懋修都知林延潮这是拿话来搪塞他们。

说完林延潮长叹一声,举袖掩面。

两位张公子听林延潮的话,眼眶当即红了,不久落下泪来。

林延潮向二人道:“相爷临去之前,有什么话交代吗?”

张嗣修拭泪道:“听说家父最后三日水米未进,弥留之际虽神志不清,但一直问服侍在床边的大兄,离江陵多远?再而念着‘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

‘白头相见江南’,乃王安石所作的诗《题西太一宫壁》。

张嗣修道:“谥号之事,也罢了,但宗海可听说之前朝野间有多少人在非议家父?”

林延潮闻言讶道:“竟有此事,此吾实在不知。但相爷主政十年间,坊间有小人非议在所难免。不过天下皆知相爷乃国之栋梁,朝廷柱石,些许流言蜚语实不用放在心。”

张懋修冷笑一声道:“若是以往当然无妨,但眼下家父刚刚过逝,你说的坊间的流言蜚语,竟已成了士子间清议,这令人侧目了。”

林延潮讶道:“竟有此事?”

张懋修点了点头,从袖间取出了一书来问道:“此书不知宗海可曾见过?”

原诗是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诗所言王安石十六岁随父兄来京,游西太一宫,三十年后,他再度来京,当时他为宋神宗赏识召至京师主持变法。王安石于西太一宫重游,念起少年父兄同游之乐,于壁题写了此诗。

想起这林延潮不由闭目叹道:“相爷弥留之际仍吟王半山的‘白头相见江南’,可知思乡欲归之心。”

“说来相爷,王半山皆慨然已天下为己任,发富民之藏救贫民之志,欲兴以变法强国。不过王半山变法失败,却仍得归隐田园之乐,而相爷却没有此福啊。”

张嗣修,张懋修闻言都是泣不成声,半响后止住了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