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江湖小人 > 第二十五节 异姓亲王

第二十五节 异姓亲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符彦卿的父亲“秦王”李存审是“晋王”李克用的养子,唐庄宗李存勖的义兄,“河东十三太保”排名第三。“太行山十三太保”就是为了效仿他们,而结寨聚义,却尽干些偷鸡摸狗之事。“河东十三太保”泉下有知,宁不愧死!

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因晋出帝石重贵向契丹称孙不称臣,契丹主耶律德光于上年兵败于澶州之故,再次遣降将赵延寿为先锋,集结八万契丹铁骑南下。杜重威、李守贞、皇甫遇、慕容彦超、安审琦、张从恩、马全节、张彦泽、药元福、符彦卿等将领,誓死一战,更得符彦卿授以良计,在阳城大败契丹主,耶律德光骑驼而逃,得以生还。

晋亡时,符彦卿觐见辽太宗,耶律德光以阳城之败诘责符彦卿,符彦卿道:“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辽太宗笑而释之。述律后闻知符彦卿兵归徐州,而谓左右曰:“留此人于中原,何其失策也!”

符彦卿兵至徐州,江湖豪强纷纷解甲清道。围攻徐州的云龙山“银刀阁”阁主李仁恕,坦然与之相见,折箭为誓,请符彦卿驱逐契丹,保家卫国,云龙山武林豪杰从此退隐江湖,此皆因符家势雄也!

至今,契丹军遇人伤、马病,必唾而咒曰:“此中岂有符王邪?”以此可见符彦卿之威名。

屋门被人大力推开,慕容延钊与一位白面英武的瘦长汉子踏步进门。柴熙谨见到瘦长汉子满面冰霜地望着自己,心里一慌,竟“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瘦长汉子轻叹一声,薄唇微启道:“惟吉!到爹爹这来。”柴熙谨立时扑到瘦长汉子的怀里,扁着一张小嘴,仍是抽抽噎噎,甚是委屈。此人正是柴熙谨的养父,大宋潭州防御使潘美。

当年,宋太祖拥兵入宫,恰逢宫嫔领着周世宗的几个幼子出来。当时,宋太祖身边只有四人,范质、卢琰、赵普和潘美,宋太祖环顾四人,问如何处置?范质、赵普异口同声:“去之!”卢琰默然无语,潘美击柱沉吟。

宋太祖向潘美道:“仲询之意何如?”仲询是潘美的表字。潘美叹道:“昔日共事周主,尝有知遇之恩。今为势所迫,乃不得已而为之。若杀其子,何忍?”宋太祖“哈哈”大笑:“仲询甚得吾心!”

宋太祖登基,改封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为“郑王”,其母符太后为“周太后”,将四岁的柴文意收为养女,册封“金花郡主”。潘美收养了三岁的“纪王”柴熙谨,改其名为潘惟吉。卢琰见此,欣然地收养了二岁的“蕲王”柴熙诲,改其名为卢璇。五岁的“曹王”柴熙让被卢琰领走后,寄养于洛阳“彰善里”,卢氏乃世居洛阳的豪门宗族。

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符皇后病逝于汴梁滋德殿,临终之际,将二子交予四妹,并求周世宗纳其为妃。周显德六年,周世宗远征大辽,立小符氏为皇后,即是现下的周太后,乃柴文意、柴熙谨和柴熙诲生母,幼女可儿未及周岁而卒。周世宗征辽回朝,本已寿算无多,更得知一向宠爱的幼女夭亡,急痛攻心,终于撒手人寰。

现今大宋朝的开封府尹赵光义确是柴家众小的姨父,因为赵光义的继室就是符彦卿之六女。

潘美一双凤目,锐利如轻刀,寒光闪闪,望定萧小人。

“郑王爷!你的弟妹尚小,经不起这些风浪,先主就你们这几个骨血,千万不能有事。即使周太后在此,也不会允许你这么做的。”慕容延钊声情并茂,婉言规劝。

“你不用劝本王,况且本王是父皇封赐的‘梁王’,不是什么‘郑王’,母后是‘符太后’,也不是什么‘周太后’,窃国的是赵匡胤,不是我柴宗训。”柴宗训激动的不能自已,一张脸憋得通红。

周世宗柴荣育有七子一女,妻妾张氏、刘氏及长子、二子青哥与柴荣最喜爱的三子宜哥,皆死于汉隐帝刘承佑之手,可谓家破人亡。周太祖即位后,将义女符氏改嫁与他,生子柴宗训、柴熙让。

符氏乃四朝元老符彦卿之三女,初嫁与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汉乾祐二年(公元949年)李守贞据河中反汉,郭威平之。其时,李守贞将败,李氏父子诛杀满门,唯符氏藏匿于帷幔后幸免于难。郭威大军入城,劫掠地方。符氏谓军卒曰:我乃“魏王”符彦卿之女,郭将军与我父相交甚厚,速报!郭威亲至,将她送回“魏王”府。

郭威“代汉立周”,甚喜符氏的沉稳果敢,遂收其为义女,并将之许配养子柴荣。这其中不乏有收拢符彦卿之意,符彦卿兄弟九人,皆是镇守一方的宿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